新加坡移民热线
400-996-0065
首页 > 狮城生活 > 在日新月异的数字营销领域,新加坡的教育一直注重创新!

狮城生活

【阿拉善盟】在日新月异的数字营销领域,新加坡的教育一直注重创新!

2019-09-27
33218

  在大数据普及的今天, 传统的营销方式不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一些国家也开始注重培育新型人才,新加坡也是如此,数字化营销才是时代发展的未来。

  史蒂文·吴(Steven Ng)是淡马锡理工学院(Temasek Polytechnic)的老师,在快速发展的数字营销领域,史蒂文先生将自己多年来的学习成果运用到课堂上教授学生,

  在从事教师职业之前,史蒂文先生曾经在一名跨国公司从事市场营销工作,每当他的同事们需要建议时,史蒂文先生总能给他们提供热心的指导。

  “我是他们的顾问。”史蒂文先生说,他的同事们也都认为他的性格很温和,并且喜欢给别人提供指导,因此,史蒂文先生转行做老师似乎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在跨国公司工作8年之后,史蒂文先生到新加坡国立大学(NUS)进修了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后在淡马锡理工学院开始教授市场营销研究,开始了他的教职生涯。

  “以前,我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而现在,我以学生为中心。”

  面对营销行业正在数字化的趋势,史蒂文先生及时更新了数字营销课程。为了跟上营销行业发展的趋势,史蒂文先生在课堂上采用了最新的数字营销技术。

  “我读了很多市场营销的期刊,但是为了给学生们指明正确的前进道路,我还需要不断实践练习。”

  更新了数字营销的课堂之后,史蒂文先生在课堂采用了一种更加灵动的教学方法。

  “从一开始,我就意识到教学不应仅是站在讲台上讲课,课程必须是互动的,我会提出问题,然后确定学生们有没有学会。”


去新加坡读高中,淡马锡理工学院


  史蒂文先生在课堂上会把学生分组,以此来避免在课堂上有个别学生被忽略的情况,这样他会更加了解哪些学生已经理解课堂的知识,哪些学生还没有学会。

  让学生主动学习

  鉴于数字营销格局瞬息万变,史蒂文先生认为他在课堂上教授的,只是学生们踏入数字营销领域的开始。

  “老实说,数字营销领域的教科书在出版时往往就已经过时了,我通过教授给学生原理为他们打下基础,对于他们来说,更重要的是持续不断地学习新知识。 ”

  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史蒂文先生一直在寻找最新的教学资源。

  史蒂文先生认为,学习社交媒体营销的难点在于,学生们不能直接应用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来接管公司的社交媒体账户,必须不断实践来增长实际经验。

  史蒂文先生和一家数字课件公司的负责人建立联系之后推出了一款模拟游戏来供学生们进行实践,除此之外,他还为他的学生们提供到慈善机构进行实习的机会,让他的学生将他们的知识,如搜索引擎营销(SEM)付诸实践。

  这种合作关系拓展到了海外,学生们也可以在海外市场展开研究,然后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实施支持当地慈善事业的战略营销计划。

  史蒂文先生在NUS攻读硕士期间曾担任学生领袖,他坚定拥护学生主导倡议,因此,在他教学期间,他同时也有关注校园内的营销兴趣小组。

  “我们希望学生也能在课堂外学习,软技能往往是在课堂外培养出来的。”

  有了兴趣小组,学生们就可以组织一些如夏令营的课外活动,学生也有机会在活动中担任领导职务,管理社交媒体账户。

  “这是一种让学生发展更全面的学习形式。批判性思维、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是21世纪真正关键的软技能,我们必须让学生更全面地学习。”

  以学生为中心

  这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更加了解学生们的学习需求。

  “当学生表现不好时,我总是想办法找出原因,我有过研究背景,所以我更倾向于采用更深入的调查方法。”

  一位名叫曾俊华(Joshua Tseng)的学生失去了视力,史蒂文先生的同事都在担心这位学生能否完成他的学习目标。这时,史蒂文先生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法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市场营销涉及视觉效果的使用。你需要看一些东西,比如广告和宣传材料,以便对它们进行批改,我们决定设法应对这些挑战。“

  史蒂文先生自愿成为学生曾俊华的护理人员,同时他在各个方面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这期间,史蒂文先生和一家熟悉辅助技术设备的非营利组织合作,让曾俊华能够顺利进行课程学习和课后作业练习。

  史蒂文先生并不介意付出额外的努力,因为他在曾俊华的身上看到了非常大的潜力。

  曾俊华在一家酒店成功完成了实习,毕业于TP,并获得了新加坡管理大学(Singapore Management University)的奖学金。

  新加坡留学生们如若想了解去新加坡读高中、新加坡国际学校申请以及新加坡大学申请等问题都可以在线咨询我们哦!

上一篇:【阿拉善盟】新加坡全新南北廊道,将改变人们的生活 下一篇:【阿拉善盟】学生准证被拒、挂科......解读新加坡留学的“意外”